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教材| 直播问答 砖题库师资| 招考报考备考面试真题|QQ群微信微博

2017年(上)国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2017-09-02 16:13 河南教师招聘考试网 来源:河南教师考试网    作者:李艳敏

【导读】2017年(上)国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2017年(上)全国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

  1.C【解析】“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出自《礼记·学记》,意思是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所以,体现的是教育和政治的关系。

  2.B【解析】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其理论基础的。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旧的社会分工。

  3.C【解析】在教育活动中,构建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是教师。

  4.D解析文学艺术活动,这类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文艺的爱好和发展学生文艺方面的才能。如组织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评论、参观展览等,还可以成立美术、书法、摄影等文艺小组。不同形式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兴趣爱好,提高他们感受美、鉴赏美、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5.B【解析】“捧着一颗心来,不带斗根草去”体现出教师职业道德中的爱岗敬业。一种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

  6.B【解析】根据观察活动是否规律将观察分为系统观察和非系统观察,系统观察法

  所谓系统观察法,指的是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积累资料,然后对观察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以对学生的心理作出诊断。非系统观察法,也称为非正式观察法,它指的是对学生个体的偶发性行为进行实例记录,以考察和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或借以提出某种假设.或为心理诊断提供典型性材料;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与实验室中的观察根据对观察的环境条件是否进行控制和改变,可以将研究分为自然情境中的观察和实验室中的观察;根据观察时是否借助仪器设备,可以把观察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可以将观察分为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根据是否对观察活动进行严格的控制,可将观察分为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7.C【解析】首先被狗咬伤后,立即用肥皂水、消毒剂或单用清水反复清洗伤口,时间不低于15分钟,伤口深时要用注射器灌注反复冲洗,时间至少30分钟以上;然后用酒精反复消毒,最后涂上碘酒;伤口尽量要求不止血、不包扎、不缝合;

  8.C【解析】创造性思维特点(1)流畅性。流畅性是指在限定时间内产生观念数量的多少。在短时间内产生的观念多,流畅性大。该特征能反映个体的心智灵活、思路通达的程度。

  (2)灵活性。灵活性是指摈弃以往的习惯思维方法而开创不同方向的能力,也叫思维的变通性。例如让被试“举出报纸的用途”,如果回答“阅读”“学习”“获取信息”,就只是把报纸的用途局限在了“阅读材料”上,而如果回答“包东西”“折玩具”等,则范围更加广泛,变通性也就比较大。

  (3)独创性。独创性是指产生不寻常的反应和不落常规的能力,以及重新定义或按新的方式对所见所闻加以组织的能力。

  故题干中的表述触类旁通,不墨守成规属于灵活性。

  9.B【解析】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动的信息建构者。

  10.B【解析】负强化是取消厌恶性刺激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所以题干中描述取消看动画片的禁令,按时做作业的行为增加,这是负强化。

  11.A【解析】皮亚杰提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年龄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由于认识的局限性,还不理解、不重视成人或者周围环境对他们的要求,在游戏时,规则或成人的要求对他们还没有约束力,只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执行游戏规则,所以这一阶段又称为单纯的个人规则阶段。皮亚杰认为,促进儿童和同伴之间的合作关系,是使儿童摆脱这种自我中心的唯一办法。

  (2)权威阶段(6-8岁)

  认为应该尊重权威和尊重年长者的命令。一方面他们绝对遵从成人、权威者的命令;另一方面,他们也服从周围环境对他们所规定的规则或提出的要求。皮亚杰把儿童绝对驯服地服从规则要求的倾向称为道德实在论。他指出此阶段成人的约束和滥用权威对儿童的道德发展是极其有害的。

  (3)可逆阶段(8-10岁)

  这个阶段儿童不再认为成人的命令是该绝对服从的,道德规则则是固定不变的。他们认为,道德行为准则只不过是同伴之间共同约定的来保障共同利益的一种社会产物。因此,规则已经具有了一种保证互相行动和相互给予的可逆特征,规则面前、同伴之间是一种可逆关系,我要你遵守,我也得遵守。判断好坏的标准不是以权威,而是和以是否公平作为判断行为好坏的标准,认为公平的行为就是好的,反之就是坏的。由此可见,儿童的道德判断已经开始摆脱外界的约束,并具有自律道德水平的初步萌芽。

  (4)公正阶段(11-12岁)

  这个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开始倾向于公正。皮亚杰认为,但可逆的道德观念从利他主义去考虑时,就产生了关于公正的观念。公正观念不是一种判断是或非的单纯的规则关系,而是一种出于关心与同情的真正道德关系。也就是说,儿童不再刻板地按固定的规则去判断,在依据规则判断时隐含考虑到同班的一些具体情况,从关心和同情的角度出发去判断。皮亚杰认为公正观念是一种高级平等关系,这种道德观念已经能够从内部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2.C【解析】多动症儿童的主要特征有:(1)活动过多。这种儿童的多动与一般儿童的好动不同,他们的活动是杂乱无章的、缺乏组织性和目的性。(2)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集中困难是该类儿童突出的、持久的临床特征。(3)冲动行为。多动症儿童的行动多先于思维,即他们经常未考虑就行动。

  13.A【解析】斯宾塞认为课程就是组织起来的教育内容。

  14.D【解析】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隐性课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校的物质环境。第二,学校班级中长期形成的制度与非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学校的传统、舆论、风气、仪式、制度等。第三,学校中的人际关系。主要指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生团体文化等。

  15.A【解析】知识与技能目标: 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故题干中的表述“学会多少生字”为知识与技能目标。

2017河南省考公告预约,河南公务员备考信息库

(编辑:李艳敏)

2018年河南招教考试万人入编计划专题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真题下载
时政热点
每日一练
砖 题 库
2017华图国庆红领班,河南省考6天课程仅售100元